洛阳新“网红”地标九洲池竟是一座皇家园林!

水是黄河水、砖是“京砖”、木是花旗松,榫卯结构一次成型,“一麻五灰”贴心保护……精工细作的九洲池作为洛阳新晋“网红”景点圈粉无数,游客络绎不绝。
为什么叫九洲池?
核心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什么要使用猪血?
这一池九洲水有什么历史故事?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完这篇文章,彻底了解九洲池,分分钟变“内行人”。

“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史书记载,九洲池建于隋唐两朝,是当时洛阳城“引水进宫”建造的最大池沼,因“其地屈曲象东海之九洲”而得名。后人曾记载九洲池,“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池水向宫城辐射,园内水网密布,殿台楼阁点缀其间,其景美不胜收。
九洲池是隋唐时期洛阳皇宫内最大的皇家园林,位于宫城紫薇宫西北部的高地上,因似东海的九洲而得名。九洲池是隋唐时期重要的皇家园林,已探明的遗址较清晰地记述了园林建筑及池沼堤岸的建造砌筑形式,反映了当时的建造工艺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研究我国城市规划布局演变、古典园林演变及当时社会文化趋向的重要实物例证。
中国皇家园林在整个中国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地位最高、建构最为壮观,九洲池在中国皇家园林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后世园林营建产生了许多影响。

九洲池“广水无山”,平地筑园,以大面积的水景为主,是九洲池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在古代,“一池三山”是中国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以表现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史料记载,武则天时期的皇家园林九洲池也是采用该规划形式。
作为宫城御苑,九洲池主要是供皇帝、妃嫔、公主、皇子等居住、宴游的御园。根据史料记载和最新考古成果可以了解,九洲池是一处人工开凿的湖面,池内有多处洲岛,其上建有精巧的殿亭台阁。岛之间用虹桥相通,沿岸绿树成荫,环池建有各具特色的庭院。各个景点之间又以廊庑相连,有分有合,有机地联为一个整体。
当年修建九洲池除了为游憩造景,还有不少其他功能。比如在宫苑中储存这么多的水,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调解温度,也有利于宫殿建筑防火,可谓一举多得,这也是中国园林营建的传统。

建设之路
2009年,为推进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工作,洛阳市决定斥资10亿元整体搬迁洛玻集团,对九洲池遗址群进行整体保护
2012年10月25日,隋唐洛阳城“一区一轴”区域内重要文物保护展示工程——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暨丹尼斯城市广场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2013年9月,洛阳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整体征迁工作基本完成
2014年,洛阳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设计方案获批

2015年4月,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
2015年12月,高28米的瑶光殿已封顶
2016年1月,该工程的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工,主要景观石已安装到位
2016年3月,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中心建筑瑶光殿完成屋面瓦铺设
2016年7月,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主体已经完工

2019年4月6日,九洲池瑶光殿首次亮灯
2019年4月27日,九洲池景区开园迎宾

建筑特色
据考证,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位于洛玻集团原来所在的地块中部。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将尽量还原九洲池的原貌,除了原有的亭台楼阁,还将根据遗址发掘情况,复原9个小岛、3个亭子以及10座小桥。
借用“引黄入洛”工程,黄河水经邙山渠引入九洲池,常年水深将保持在2米,以满足游船需要,保持水体循环。为了保持水质,施工后期将设计加入一些具有抗污能力的植物群落及具有净化功能的水生动物,以保证流水清清。同时,为避免水系对遗址的影响,施工前期已经做过精密的防渗处理。

在整个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中,瑶光殿为其中心建筑,由三座殿阁建筑组成。史书记载,瑶光殿总高28米,位于九洲池三岛之中,开间7米,进深20多米,是九洲池皇家园林内一座重要的建筑。
瑶光殿共有三层,一层是遗址保护区,二、三层为休闲区。

一层遗址保护区北侧墙壁上展示了唐代“三阁并列”的建筑形式,东西两侧保留了岛屿上保留的建筑遗址的夯土台基和青砖地面;西配殿展示了宫廷雅乐和唐代服饰妆容。

为保护柱础石坑等遗址,一层的高台遗址部分采用内部大跨度钢结构设计。展示的方式与天堂、明堂比较接近,即游客站在透明玻璃地板上可欣赏地下遗址全貌。顶部楼阁为两层歇山式屋顶建筑,全部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最大限度还原唐代建筑外观与构造。
据项目负责人说,瑶光殿一层用的地砖叫“京砖”,和故宫内宫殿里铺设的一样。
二层和三层则采用中国传统工艺榫卯结构,即所有木材与木材之间的连接不用金属钉子,而是通过拼、插的处理方式连接,一次成型。为了保证工程效果,所需的木材全部是从加拿大进口的花旗松,强度高、密度大,承重绝对没问题,同时经过了防火、防腐处理。此外,所有工匠都来自南方,手艺十分精湛。

作为中国古建中对木结构保护最好的工艺之一,“一麻五灰”被用在该工程的中心建筑瑶光殿和3个亭子中。
“一麻”就是把细如发丝的生麻一层层剥离,缠到柱、檩、梁、斗拱等处,再将油满和水涂在麻上,经过水压、整理等程序后,以金刚石磨之;“五灰”中的“灰”由猪血、砖灰和桐油混合而成,有捉缝灰、扫荡灰、压麻灰、中灰、细灰之分,施工方法各有千秋。

历史故事
作为皇家园林的九洲池位于宫城之内,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公元687年,武则天命令拆除紫微城的乾元殿修建明堂,不久之后又命薛怀义修筑天堂。因为修建天堂有功,薛怀义行事也越来越飞扬跋扈,武则天对他渐渐冷淡。

公元695年正月十六的夜里,心怀不满的薛怀义火烧天堂,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很快天堂就成了一片火海,大火又继续蔓延,把明堂也给点着了。根据《资治通鉴》记载,薛怀义的这一行为令武则天非常生气,半个多月后,她命令武攸宁率人殴杀其于瑶光殿前树下,辇车载尸送至白马寺。
除了宴饮游憩,九洲池也见证了盛唐时期帝国和西域的交往。唐玄宗天宝年间,西域大宛进贡了六匹汗血宝马,分别名为红叱拨、紫叱拨、青叱拨、黄叱拨、丁香叱拨、桃花叱拨。李隆基看到了之后非常喜欢,又分别赐名为红玉犀、紫玉犀、平山辇、凌云辇、飞香辇和百花辇,还命宫廷画师将它们的形象绘制于瑶光殿上。

游览事项
开园时间:每天的9时至18时
景区入口:游客可从唐宫中路景区南门或定鼎北路与唐宫中路交叉口北50米的景区东门入园
游览路线:九洲池景区的正门位于唐宫路,进了正门,沿着景区中轴线御道往前走,就到了瑶光殿。自瑶光殿而下,沿九洲池西侧游览。沿揽香径临水眺望,对面就是一处金亭。继续沿揽香径向北,来到簪花亭、临波阁。过了临波阁就是一处飞云瀑,利用地势高低差别叠山引水。

自瑶光殿向东,又到一处乌头门,这里是当时宫城核心区的大内西墙。越过大内西墙,就来到连接大内与西隔城的永巷,永巷以南是精品牡丹园。牡丹园的西侧,是一处地面模拟展示的隋唐廊院遗址,现在作为一处演艺台,每天有定时演出。
门票活动:凡在5月1日至8月8日期间入园的九洲池游客,享受原价60元门票的五折优惠,即30元即可入园。
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成开放后,将与东邻已建成的天堂和明堂遗址区连为一体,使游客对盛唐时期洛阳宫城的全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成为我市展示盛唐文化的新亮点。
(策划:马佳佳 视频来源:洛报融媒 图片来源:洛阳日报、洛报融媒)